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季汉辅臣赞 其三十二 糜芳士仁郝普潘浚,《蜀志·杨戏传》 蜀汉 · 杨戏
四言诗 押职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
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
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
与兄书(案:景兄名晏) 其二 孙吴 · 陆景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
自寻外役,出入三年,缘兄之笃睦,必时存之。
宝录兄书,积之盈笥,不得新命,无以自慰,时辄温故,以释其思。
有信忘数字,每见手迹,如复暂会(《艺文类聚》二十一。案:《类聚》二十一有陆景答从兄安成王书,考吴时诸陆,无封安成王者,其文亦不类,当是也,今改编入《全梁文》。)
典语 其一 孙吴 · 陆景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
谨案:《隋志·儒家》注:「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并中夏陆景撰亡。」《旧唐志》有《典语》,无《典语》别,《新唐志》作《典训》,皆十卷。《三国志》:「陆抗子五:晏、、玄、机、云。」字士仁,澡身好学,著书数十篇。王浚东下,及兄晏俱遇害,其书宋不箸录,而民间仅或流传。三年前,闻绍兴君理堂游幕山左,携有宋写残本二卷,余未获见之,仅从《群书治要》写出七篇,益以各书所载为一卷,他日理堂获吾书合订之,以广其传》,岂非美事?嘉庆十九年岁次甲戌八月
爵禄赏罚,人主之威柄,帝王之所以为尊者也。
故爵禄不可不重:重之则居之者贵,轻之则处之者贱。
居之者贵,则君子慕义;
取之者贱,则小人觊觎。
君子慕义,治道之兆;
小人觊觎,乱政之渐也。
《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
故先王重于爵位,慎于官人;
制爵必俟有德,班禄必施有功。
是以见其爵者昭其德,闻其禄者知其功。
然犹戒以威罚,劝以黜陟,显以锡命,耀以车服,故朝无旷官之讥,士无尸位之责矣。
夫无功而受禄,君子犹不可,况小人乎?
孔子所以耻禀之封,而恶季氏之富也。
故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苟得其志,执鞭可为;
苟非其道,卿相犹避。
明君不可以虚授,人臣亦不可以苟受也。
《书》曰:「天工人其代之」。
是以圣帝明王,重器与名,尤慎官人。
故周褒申伯吉甫箸诵;
祈父失职,诗人作刺;
王商为宰,单于震畏;
千秋登相,匈奴轻汉。
推此言之,官人封爵,不可不慎也。
官得其人,方类相求,虽在下位,士以为荣也。
俗以货成,位失其守,虽则三公,士以为辱也。
故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王许并立,班伯耻之。
天子据率士之资,总三才之任,以制御六合,统理群生,固未易为也。
是以圣帝明王,忧劳待旦,勤于日昃,未有不汲汲于求贤,勤勤于远恶者也。
故大舜招二八于唐朝,投四凶于荒裔,殛鲧不嫌登,亲仁也;
举子不为宥父,远恶也,以能昭德立化,为百王之命也。
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
俊乂在官,则治道清;
奸佞干政,则祸乱作。
故王者任人,不可不慎也。
得人之道,盖在于敬贤而诛恶也;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昔鲁诛少正,佞人变行;
燕礼郭隗,群士响至,非其效与?
然人主处于深宫之中,生于禁闼之内,眼不亲见臣下之得失,耳不亲闻贤愚之否臧,焉知臣下谁忠谁否、谁是谁非?
须当留意隐括,听言观行,验之以实,效之以事,能推事效实,则贤愚明而治道清矣。
王者所以称天子者,以其号令政治,法天而行故也。
夫天之育万物也,耀之以日月,纪之以星辰,运之以阴阳,成之以寒暑,震之以雷霆,润之以云雨。
天不亲事,而万事归功者,以所任者得其宜也。
然握璿玑,御七辰,调四时,制五行,此盖天子之所为任者也。
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帝王之盛莫过虞。
帝尧之末,洪水有滔天之灾,烝民有昏垫之忧,于是咨嗟四岳,举及侧陋。
虞舜既登,百揆时叙,二八龙腾,并干唐朝,故能扬严亿载,冠德百王。
既受终,并简俊德,咸列庶官,从容垂拱,身无一劳,而庶事归功,光炎百世者,所任得其人也。
天子所以立公卿、大夫、列士之官者,非但欲备员数设虚位而已也。
以天下至广,庶事总猥,非一人之身所能周理,故分官别职,各守其位。
事有大小,故官有尊卑;
人有优劣,故爵有等级。
三公者,帝王之所杖也。
自非天下之俊德,当世之良材,即不得而处其任;
处其任者,必其责;
在其任者,必知所职。
夫巨辅社稷,佐日扬光,协齐七政,宣化四方,此三公之职。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大臣不亲细事,犹周鼎不调小味也。
故《书》曰:「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庶事隳哉」?
此之谓也。
陈平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外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得」字下旧衍「其」字,依《汉书·陈平传》删。)任其职也」。
可谓知其任者也。
天下至广,万机至繁,人主以一人之身,处重仞之内,而御至广之士,听至繁之政,安知万国之声息,民俗之动静乎?
故古之圣帝,立辅弼之臣,列官司之守,劝之以爵赏,戒之以刑罚,故明诚以效其功,考绩以核其能,德高者位尊,才优者任重,人主总君谟以观众智,杖忠贤而布政化,明耳目以来风声,进直言以求得失。
夫如是,虽广必周,虽繁必理。
何则?
御之有此具也。
夫君称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与人主一体者也。
克明俊德,守位以人,所以强四支而辅体也。
其为己周,岂细也哉?
苟非其选,器不虚假;
苟得其人,委之无疑。
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
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系身,安则共乐,痛则同忧。
其上下协心,以治世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亲,何则?
相信之忠著也。
是以天子改容于大臣,所以动之也;
人臣尽命于君上,所以报德也。
宠之以爵级,而天下莫不尊其位;
任之以重器,天下莫不敬其人;
显之(《御览》七百七十三作「臣」。)以车服,天下莫不瞻其荣者,以其光景于辰耀,登(疑有「泰」字。)阶于天路也。
若此之人,进退必足动天地而应列宿也。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不可以权辱。
贾生尝陈阶级,而文帝加重大臣,每贤其遗言,博引古今,文辞雅伟,真君人之至道,王臣之硕谟也。
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
凡人之才,用有所周,能有偏达,自非圣人,谁兼资百行,备贯众理乎?
故明君圣主,裁而用焉。
昔舜命群司,随才守位;
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乎?
造父善御,师旷知音,皆古之至奇也。
使其探(旧校云「探」疑「换」)事易伎,则彼此俱屈,何则?
才有偏达也。
人之才能,幸皆此类,不可不料也。
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国不治者,未之有也。
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
马无辇重之任,牛无千里之迹,违其本性,责其效事,岂可得哉?
使韩信下帷,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
何则?
素非才之所长也。
推此论之,何可不料哉!
政有宜于古而不利今,有长于彼而不行于此者。
风移俗易,每世则变,故结绳之治,五帝不行;
三代损益,政法不同;
随时改制,所以救弊也。
《易》曰:「随时之义大矣哉」!
孔子曰:「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明用武有时。
昔秦杖威用武,卒成王业,吞灭六国,帝有天下;
而不斟酌唐虞,以美其治,损益三代,以御其世,尔乃废先圣之教,任残酷之政,阻兵行威,暴虐海内,故百姓怨毒,雄桀奋起,至于二世,社稷湮灭,非武不能取,而所守之者非也。
《传》曰:「夫兵犹火也。
不戢将自焚」。
秦无戢兵之虑,故有自焚之祸,好战必亡,此之谓也。
徐偃王好行仁义,不修武备,楚人伐之,身死国灭。
天下虽安,武不可废。
况以区区之徐,处争夺之世乎?
忘战必危,此之谓也。
汉高帝发迹泗水,龙起丰沛,仁以怀远,武以弭难,任奇纳策,遂埽秦项,被以惠泽,饰以文德,文武并作,祚流世长,此高帝之举也。
秦、汉俱杖兵用武,以取天下,汉何以昌?
秦何以亡?
秦知取而不知守,汉取守之具备矣乎!
中世,孝武以成功恢帝纲,元成以儒术失皇纲,德不堪也。
王莽之世,内尚文章,外缮师旅,立明堂之制,修辟雍之礼,招集儒学,思遵古道,文武之事备矣;
然而命绝于渐台,支解于汉刃者,岂文武之不能治世哉?
而用之者拙也!
班输骋功于利器,拙夫操刀而伤手,非利器有害于工匠。
而夫膏梁旨馔,时或生疾;
针艾药石,时或瘳疾,故体病而攻之以针艾,疾瘳则养之以膏梁;
文武之道,亦犹是矣。
世乱则威之以师旅,道治则被之以文德。
天生烝民,授之以君,所以综理四海,收养品庶也。
王者据天位,御万国,临兆民之众,有率士之资,此所以尊者也。
然宫室壮观,出于民力;
器服珍玩,生于民财;
千乘万骑,由于民众。
无此三者,则天子魁然独在,无所为尊者也。
明主知(本作「智」,以意改。)君阶民以为尊,国须政而后治。
其恤民也,忧劳待旦,日昃忘飧,恕己及下,务在博爱
临御华殿,轩槛华美,则欲民皆有容身之宅,庐室之居;
窈窕盈堂,美女侍侧,则欲民皆有配匹之偶,室家之好;
肥肉淳酒,珠膳玉食,则欲民皆有余粮之资,充饥之饴,轻裘累暧,衣裳重玺,则欲民皆有温身之服,御寒之备:凡四者生民之本性,人情所共有,故明主乐之于上,亦欲士女欢之于下,是以仁惠广洽,家安厥所。
临军则士忘其死,御政则民戴其化,此先王之所以丰动祚享长期者也。
若居无庇首之庐,家无配匹之偶,口无充饥之食,身无蔽形之衣,婚姻无以致聘,死葬无以相恤,饥寒入于肠骨,悲愁出于肝心,虽百舜不能杜其怨声,千尧不能成其治迹。
是以明王御世,恤民养士,恕下以身,自近及远,化通宇宙,不惧民之不安,故能康厥世治,播其德教焉(已上并《群书治要》)
毗陵侯君诔 西晋 · 陆机
四言诗 押侵韵 出处:全晋文
同志奔走,戚友相寻。
临穴呜乎,洒泪山林(《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答从兄安成王 南梁 · 萧炳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二
奉告:清言溢目,眷逮周委;
炎光已盛,愿此胜宜。
仰承发止,已次新林
引迈务殷,无妨怡赏,三湘奥区,九疑形胜
浮洲动浪,闻眠鸥之旧说;
安流洞浦,忆采若之遗风。
昔影伯出蕃,风高振古;
叔英之部,清约见称。
兄政誉平宣,威和兼济。
加以夏石奇云,秋江回月;
翰飞纸落,理丰辞富。
赏末兴馀,时希逮忆;
睽离方远,川涂修旷。
炎凉方改,愿加珍勖。
绿字可传,白云终闲。
心伤泪洒,投笔无宣(《艺文类聚》二十一,载止文于陆景后。案:吴时诸陆,无封安成王者,当是萧萧之文。安成王者,萧秀也,于萧为从兄。)
自叙 唐 · 刘子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
予幼奉庭训。
游文学
年在纨绮。
便受古文尚书。
每苦其辞艰琐。
难为讽读。
虽屡逢捶挞。
而其业不成。
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
每废书而听。
逮讲毕。
即为诸兄说之。
因窃叹曰。
若使书皆如此。
吾不复怠矣。
先君奇其意。
于是始授以左氏。
期年而讲诵都毕。
于时年甫十有二矣。
所讲虽未能深解。
而大义略举。
父兄欲令博观义疏。
精此一经。
辞以获麟已后。
未见其事。
乞且观馀部。
以广异闻。
次又读史汉三国志。
既欲知古今沿革。
历数相承。
于是触类而观。
不假师训
自汉中兴以降。
迄乎皇家实录。
年十有七。
而窥览略周。
其所读书。
多因假赁。
部帙残缺。
篇第有遗。
至于叙事之纪纲。
立言之梗概。
亦粗知之矣。
但于时将求仕进。
兼习揣摩。
至于专心诸史。
我则未暇。
洎年登弱冠
射策登朝。
于是思有馀闲。
获遂本愿。
旅游京洛
颇积岁年。
公私借书。
恣情披阅。
至如一代之史。
分为数家。
其閒杂记小书。
又竞为异说。
莫不钻研穿凿。
尽其利害。
加以自小观书。
喜谈名理。
其所悟者。
皆得诸衿腑。
非由染习
故始在总角
读班谢两汉
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
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
共责以童子何知。
而敢轻议前哲。
于是赧然自失。
无辞以对。
其后见张衡范𣈫集。
果以二史为非。
其有暗合于古人者。
盖不可胜纪。
始知流俗之士。
难与之言。
凡有异同。
蓄诸方寸
及年已过立。
言悟日多。
常恨时无同好。
可与言者。
东海徐坚
晚与之遇。
相得甚欢。
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
管仲之知鲍叔
不是过也。
复有永城朱敬则
沛国刘允济
吴兴薛谦光
河南元行冲
陈留吴兢
寿春裴怀古
亦以言议见许。
道术相知。
所有扬搉。
得尽怀抱。
每云德不孤。
必有邻。
四海之内。
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仲尼以睿圣明哲。
天纵多能。
睹史籍之繁文。
惧览之者不一。
删诗为三百篇
约史记以修春秋。
赞易道以黜八索。
述职方以除九邱。
讨论坟典。
断自唐虞。
以迄于周。
其文不刊。
为后王法。
自兹厥后。
史籍逾多。
苟非命世大才。
孰能刊正其失。
嗟予小子。
敢当此任。
其于史传也。
尝欲自班马以降。
迄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
莫不因其旧义。
普加釐革。
但以无夫子之名。
而辄行夫子之事。
将恐致惊愚俗。
取咎时人。
徒有其劳。
而莫之见赏。
所以每握管。
叹息迟回者久之。
非欲之而不能。
实能之而不敢也。
既朝廷有知意者。
遂以载笔见推。
由是三为史臣。
再入东观。
每惟皇家受命。
多历年所。
史官所编。
粗为纪录。
至于纪传及志。
则皆未有其书。
长安中年
会奉诏预修唐史。
今上即位
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
凡所著述。
常欲行其旧议。
而当时同作诸士。
监修贵臣。
每与其凿枘相违。
龃龉难入。
故其所载削。
皆与俗浮沈。
虽自谓依违苟从。
然犹大为史官所嫉。
嗟乎。
虽任当其职。
而吾道不行。
见用于时。
而美志不遂。
郁怏孤愤
无以寄怀。
必寝而不言。
嘿而无述。
又恐没世之后。
谁知予者。
故退而私撰史通。
以见其志。
昔汉世刘安著书。
号曰淮南子
其书牢笼天地。
博及古今。
上自太公。
下至商鞅
其错综经纬。
自谓兼于数家。
无遗力矣。
然自淮南以后。
作者无绝。
必商搉而言。
则其流又众。
仲尼既没。
微言不行。
史公著书。
是非多谬。
由是百家诸子。
诡说异辞。
务为小辨。
破彼大道。
扬雄法言生焉。
儒者之书。
博而寡要。
得其糟粕。
失其菁华。
而流俗鄙夫。
贵远贱近。
传兹牴牾。
自相欺惑
王充论衡生焉。
民者冥也。
冥然罔觉。
率彼愚蒙。
墙面而视。
或讹音鄙句。
莫究本源。
或守株胶柱。
动多拘忌。
故应邵风俗通生焉。
五常异禀。
百行殊轨。
能有兼偏。
知有长短。
苟随才而任使。
则片善不遗。
必求备而后用。
则举世莫可。
刘邵人物志生焉。
夫开国承家。
立身立事。
一文一武。
或出或处。
虽贤愚壤隔
善恶区分。
苟时无品藻。
则理难铨综。
陆景典语生焉。
词人属文。
其体非一。
譬甘辛殊味。
丹素异彩。
后来祖述。
识昧圆通。
家有诋诃。
人相掎摭。
刘协文心生焉。
若史通之为书也。
盖伤当时载笔之士。
其义不纯。
思欲辨其指归。
殚其体统。
夫其书虽以史为主。
而馀波所及。
上穷王道。
下掞人伦。
总括万殊。
包吞千有。
自法言以降。
迄于文心而往。
固以纳诸胸中。
曾不蒂芥者矣。
夫其为义也。
有与夺焉。
有褒贬焉。
有鉴诫焉。
有讽刺焉。
其为贯穿者深矣。
其为网罗者密矣。
其所商略者远矣。
其所发明者多矣。
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
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
而此书多讥往哲。
喜述前非。
获罪于时。
固其宜矣。
犹冀知音君子。
时有观焉。
尼父有云。
罪我者春秋。
知我者春秋。
抑斯之谓也。
梁徵士刘孝标作叙传。
其自比于冯敬通者有三。
而予辄不自揆。
亦窃比于扬子云者有四焉。
何者。
扬雄尝好雕虫小伎。
老而悔其少作。
子幼喜诗赋。
而壮都不为。
耻以文士得名。
期以述者自命。
其似一也。
扬雄草元。
累年不就。
当时闻者。
莫不哂其徒劳。
余撰史通。
亦屡移寒暑。
悠悠尘俗。
共以为愚。
其似二也。
扬雄撰法言。
时人竞尤其妄。
故作解嘲以詶之。
余著史通。
见者亦互言其短。
故作释蒙以拒之。
其似三也。
扬雄少为范踆刘歆所重。
及闻其撰太元经。
则嘲以恐盖酱瓿。
然刘范之重者。
盖贵其文彩。
长杨羽猎之流耳。
如太元深奥。
难以探赜。
既绝窥踰。
故加讥诮。
余初好文笔。
颇获誉于当时。
晚谈史传。
遂减价于知已。
其似四也。
夫才唯下劣。
而迹类先贤。
是用铭之于心。
持以自慰。
抑犹有遗恨。
惧不似扬雄者有一焉。
何者。
之元经始成。
虽为当时所贱。
桓谭以为数百年外。
其书必传。
其后张衡陆绩
果以为绝伦参圣。
夫以史通方诸太元。
今之君山
即徐朱等数君是也。
后来张陆。
则未之知耳。
嗟乎。
傥使平子不出。
公纪不生。
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
烟烬俱灭。
后之识者。
无得而观。
此予所以抚卷涟洏
泪尽而继之以血也。
陆景周宅槁梧复荣以瑞梧命之为赋首 元末明初 · 贝琼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石上孤上百尺标,凤皇枝老尚萧萧。
半身秋委龙蛇蜕,一气春回霹雳焦。
影薄未能遮月色,声和犹待按云韶
山童日夜勤封植,莫使青青露叶凋。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陆景远氏来青堂与者丁一鹤董祖南景远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觞一咏不啻兰亭之会也酒半移尊公主墓侧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卧石上不能起命两童掖之登舟余与众客至东山兴尽而返目赋一首以纪其事云 元末明初 · 贝琼
 押尤韵
老夫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
野桃作花已烂熳,故人约我山中游。
日车出海风雨收,千岩万壑清如秋。
帝子何年上天去,黄鸟历历鸣相求。
来青堂上坐终日,饮酒况得公茔流。
金刀割鲜气颇壮,向日下地仍相留。
酒酣长歌动左右,诗成落笔蟠银钩。
平生快意在一适,放浪岂知公与侯。
玉台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几筹。
青春无价须秉烛,明朝花落令人愁。
衡山景行图诗 其一 (上章涒滩)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八
吴江陆景裴明经尝作行看子为《衡山景行图》,盖景裴为明文待诏之所自出,而图适成于浮湘之时,因以为名。余既同作楚客,又送将归,辱欲题诗,心绪枨触,此图未携行笈,乃先录稿一通付之。
梦到衡阳第几峰,雁声飞出古芙蓉。
残碑碧落山如笑,故里红栏草自封。
读破九歌惊楚客,划开双桨怨吴侬。
获花枫叶空消息,我亦南禅寺里钟。
将官陆景任状1194年5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九、《朱子奏议》卷一○、《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九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具位臣朱熹:照对臣误蒙圣恩,委付阃寄,于今月初四日潭州交割职事。
有本州驻劄东南第八将武功郎陆景任前来公参,见得本官病患尪羸,不能行立,考其出身,系因泛使入国,用入流减年奏补。
所历差遣,止是监当场务,元不曾经兵官职事。
而今来所任,系管潭州禁军八指挥,并有拣中军兵,几及千人,全藉有精力不衰、谙晓军务兵官训练教阅。
又本州管下有产地分,及上江州军各有溪洞,亦赖兵官声势弹压。
目今邵州见被湖北猺贼侵犯,已调发本州驻劄东南第八副将黄俊部兵往山前把截,其潭州将官,岂是侥倖庸流尸禄养痾、晏然端坐之地?
兼臣到任之初,方欲督责兵官,练习军旅,以为销伏奸宄,弹压盗贼之计,其陆景任实难倚仗。
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将陆景任与宫观差遣,别选材武曾历管军职事之人前来充职,庶几军务不致废弛。
须至奏闻者。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庚子至日书怀三十韵 清 · 吴兆骞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秋笳诗一、秋笳集卷二
旧国归难定,他乡节又迁。
岁时仍玉琯,云物自冰天。
漫喜微阳复,徒伤往虑牵。
星行方转次,灰死欲重然((星行)二句,徐乾学刻本作(灰飞金琯候,星转玉衡躔)。 )
浪迹龙堆外,回肠鲤对年。
重闱时问寝,诸弟日随肩。
宴笑潘舆乐,欢娱莱袖鲜。
举觞南至日,献袜北堂筵。
座拥缇帷烛,歌清玉柱弦。
土风遗赤豆,庭诰续青编。
节比元正重,家钦祖德传。
趋承犹记忆,门次已颠连。
家远三年别,愁深五夜煎。
寸心徐庶乱,百口郤公怜。
薏苡人谁辨,申椒世所捐。
含悽望乡国,揽涕托旌旃。
土室难淹久((土室),徐乾学刻本作(毳幕)。),毡裘失静便。
沙崩空碛断,雪霁乱峰悬。
寻眺非吴苑,生涯且朔边。
羁心黄鹄曲,归路白狼川。
敢道文章误,翻惭性命全。
戛羹愁寄食,作赋忆归田。
西笑何时释,南枝只梦旋。
有怀成十志,无处饱三鳣。
旧已哀豺遘,今犹畏鹘拳。
物情随贵贱,吾道任迍邅。
铩翮嵇中散,依人王仲宣
日迟玄陆景,春隔紫台烟。
客鬓将三十,亲庭渺八千。
感时何限恨,肠断白华篇。
上巳逢永珠江 明末 · 陈子壮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江为令客,万里趁舟行。
禊祓寻常会,夷犹山水情。
木棉分岸照,藤枕共吟清。
宁有一杯酒,风流感慨并。
附《薄游草》序:陆景先生观察而来也,壮以弟子之役,买舟迎诸江浒上,已美风日,黄子逢永亦有三水之行,因与弄潮而上。至三水,闻观察先生临省尚遥,欲返舟,何子龙友偕黎子君选北上,舟适至。饮剧,订游峡山子兴犹迟迟也。蒋邑侯从臾子借舟继饮食,何子书数至,舣舟十日不得,陈子遂游峡山。此山幽深缭绕,支衡而折岭,自可当一游者。乃或往或来,初不自意,上下湛澹三百里中。鸥凫身世,云烟踪迹,大都然矣。若云寇盗不警,虾菜从容,张子同陆鲁望之后,则我为政。今兹未能,何日忘之。故此游匪专峡也,薄乎云尔。连日得诗若干。
东平陆景邺老师 明末 · 陈子壮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幕府花近已开,旧时桃李可能培。
冲炎不似山阴棹,叱蹇仍追蓟北台。
庙算探囊无一二,时艰问路免迂回。
职方诸将关宸顾,匡济山东正论才。
越州书肆得伯母方夫人纫兰阁集感赋二首 其二 清 · 张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文端集卷十五
此卷家藏久,流传到越州
丹铅经陆羽,闺阁自千秋。
青史应难泯,鸿编已见收。
可怜从死处,风雨历城(集为陆景业鉴定列朝诗选载其事甚详)
诏建三清殿嘉定十四年三月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三、琼琯白真人集、《元妙观志》卷八
君人者欲表仪天下,所以示国家尊祖之意。
凡今诸郡之天庆观,所以祠圣祖也。
人本乎祖,矧我国家仙源衍庆,圣系流禧,使不尊崇上灵之祀,其何以炳圣祖在天之灵也?
孝宗皇帝有旨平江府天庆观三清殿,殿成,亲洒宸翰,「金阙寥阳宝殿」六大字扁之殿眉,示吾尊祖也。
若夫汉太初之建神明通天之台,宋元嘉之用净轮天宫之法,盖异矣。
姑苏佳山水,秀辅未央,连闾阎。
嘉定辛巳寎月既望,臣小舣长桥,将如虎邱,过自祖庭,目其正殿雄伟,为诸郡冠,诘其所自,知为诏建之也。
祥符中额此观矣,建炎戎烬之馀,绍兴乙丑太守贰卿王侯㬇剡于朝,赐缗钱复殿□圣祖而未暇三清,适以召去,弗遂。
黄冠朱真猷鸠众市财,欲踵其志,复以疾奄。
淳熙乙未,道录李若奉御香藏醮于兹,回奏得旨,令郡侯殿撰陈岘发公贿,属吴县伯中董役。
经始于乙未之春,讫成于丁酉之冬
星锤月斧,旦暮庀工,霞栱云甍,人神胥庆。
实大洞法师陆景平主其盟为甚力。
嗟乎!
事物之兴,机会之来,必韪其人,然亦有所待也。
琼檐宝楯,星月相攒;
金戺玉墀,云霓为御。
金碧茜灿,粉藻华鲜。
螭础千蟠,翚楹万舞。
觚棱峭翠,结绮流丹。
恍睹九光,何殊三境。
俨为华阙,蔚庆壮基。
幻玉清上清太清之规模,奉天宝灵宝神宝之晨梵。
是宜六龙宴驾,九虎严阍,凤导飙轮,鸾骖羽乘。
锡尔戬谷,贶我国家,此殿长宁,与宋无极。
良由仙灵之所宅,是以明圣之留神。
昔仙翁葛孝先炼丹此地,丹井犹存,雨夕风朝,时流丹现。
于皇圣朝,高真应世,圣作明述,卫教崇真,非特奉禋祧,是亦为尔冠裳之地也。
晨登陛槛,目注,盍思所以报国家者乎?
无使曰朝夕烛,藐藐而已。
冲隐大司马大同嗣陆景平之后,悯往事之已远,畏来者之弗知,应相谓曰,此殿既成,几五十载,属臣为记。
且如天上成玉楼,地下修文阙,往昔人间士以为记文,今兹庙谟所式,当代盛事,监不远,宜不得辞。
臣于是黾勉不逮,弗思而成,但觉如操觚弄椠于蕊珠之上、虚皇之前也。
陆景女士乙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纸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治始于道路,非以致人死。
仓卒望有人,机关可立止。
司机一不慎,数数杀人矣。
哀哉掌中珠,坠地拾不起。
何须碾破碎,破胆身已靡。
子龙胆周身,伯约斗可比。
椒山自有胆,岂责儿女子。
女挐志昌黎,金銮传白氏。
早慧皆短折,此中是何理。
何以齐彭殇,名人常有此。
朝请大夫直秘閤致仕君墓志铭绍兴四年十二月1134年12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九、《浮溪集》卷二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一、《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九、《南宋文范》卷六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君讳懋,字禹功姓吴氏,其先义兴阳羡人也。
世以儒名家,而不求仕。
至君之父诰,始光大其门。
有三子,皆授以经,其材竞爽。
伯仲同时擢进士第,又同时为县令,以治行闻。
士大夫言义方者,予吴氏。
伯曰愈,仲即君也。
诰卒,龟山先生杨时识其墓,后以君宦达,赠朝散大夫
君少有立志,风骨颀秀,望之嶷然。
尝与儿曹集外家,有以博具遗君者,君正色叱之曰:「死老奴,敢污我耶」?
坐客大惊,知吴氏有子矣。
及长,嗜学问,从先生长者游如不及。
太学,籍籍有声。
既擢第,调当涂县主簿
郭祥正、李之仪会当涂,皆知名士也,负才气轩轾人,不少借,一见君诗文,曰「我辈人也」。
会岁饥,官出,籴者万人,坌集于场,他吏无术,至相蹂践以死。
州以命君,君布灰于地而疏其行坐,彊者东,弱者西,以五十人为甲,使听令。
间指其一曰:「给彼」。
民趋而前,左受粟而右输金,各以序进,未晡而周,无一人哗者,当路交荐之。
县有圩田,民生理寓江,中秋大雨,圩且决,君朝夕暴露治其防,民赖以济。
既去,父老指防而叹曰:「微此,吾其鱼乎」!
宿松,以简静为政。
凡追逮,书县门而予之期,民信畏之,其至不差晷刻,田里间未尝识游徼啬夫之面也。
由是讼更十数令不能决者,皆立谈决之。
未几,宿松大治,门不夜阖,狱囚屡空。
一日,部使者按旁郡,民遮道言愿以事决宿松
使者曰:「县各有治,汝舍而从他令,岂有说乎?
且道远奈何」?
民叩头曰:「吾邑可否,视吏色辞,彼邑有令在堂,吏不能秋毫欺也,虽远奚惮」?
察访使赵默舒州孙杰驭下如束湿,所至人重足事之,盛威临君,君不为动,然此两人者亦卒不能使君屈也。
用荐,改宣教郎
丁外艰,服除知庐江县
盗刘五囊橐庐、寿间,方鼓行出山,去县裁一驿,其锋锐甚。
或止君毋遽行,君笑曰:「男儿当斩贼平戎,此鼠辈何为者!
今行缚之」。
盗闻君来,不敢入其境。
后群盗得,吏疑独遗庐江,曰:「彼有人焉,不可图也」。
召监延丰仓、知扶沟长垣县,寻除诸王府记室讲书
渊圣皇帝受内禅,金人至京师,三上书言便宜,不报。
后皆施行,略如君策。
尚书礼部员外郎
会金人立张邦昌,法当郎草笺奏,君度不可拒,将引绳自裁,有倖非常者儳曰:「仆请为之」。
君由是获免。
已而王时雍用事,坐政事堂,君发愤骂时雍曰:「反贼,吾独不能击汝如段秀实耶」?
时雍面颈发赤,不能对。
君因以疾求罢,不听,遂称笃病于家。
今上即位,病即日愈,乃请老而归。
岁馀,起公复故官,寻除司农少卿,不拜。
近臣交荐,擢知明州
州承喋血馀,守将屡易,公私埽地,万目睢盱,君一调而细大咸举。
于是卫兵留戍者步军三万,思恭领之;
水军万艘,张公裕领之。
将騃卒骄,凌藉官府,求取无度,变生不可期。
君能得榷酟之赢,给其稍廪,岁终赡足,民不知兵,治声流闻。
加直秘阁,以代归,坐小法贬秩。
朝廷察其枉,擢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未行,改知吉州
道得病,到官病益侵,即上还印绶,六日卒,年五十五,寔绍兴四年五月某甲子也。
积官至朝请大夫
其迁多以劳能,而不以岁月。
君气豪语直,遇事有不可,辄愤盈于中,虽贵人必斥其忌讳面折之。
然胸次实洞然,无城府关键,以故深中之人多不乐,而贤士亦以此归之。
亲没分财,独推所得之居居其寡嫂。
恩当任子,不上其子而以其弟之子上之。
内外族姻与夫平生党友,饥者食、寒者衣,病者医、死者葬、嫁其女、字其孤,至不可胜数。
有《荆溪》及他文合三十馀卷,豪壮而赡蔚,似其为人。
娶同郡杨氏,封安人
两男四女。
男曰师尹、师说。
师尹好学而喜文,再任以官,再不受,其志非苟且目前者。
人谓君必有后者,其在兹乎。
女曰琚,适左修职郎陆景瑞;
曰瑢,适左迪功郎元盥;
曰瑶,适右承务郎胡辨;
曰琬,继陆景瑞之室。
师尹以君卒之年十二月某甲子,葬君其县铜棺山南笔塔之原。
以藻与君厚善,来求铭,乃辑君之行治而铭之。
铭曰:
呜呼禹功
世乘波以流,君嶪岌也。
人视荫以偷,君汲汲也。
文雄而气刚,见者立也。
所临必恩,遗老泣也。
君门洞开,胡过而不入也?
宁羸厥躬,尚后人之及也。
集谱补遗序淳祐十年三月 南宋 · 史铸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四
前编始成,愚乃标之为《百集谱》。
同里判簿兆伟伯见之,乃裒以佳名,曰《史续》。
又见古人江奎诗有「他年□若脩花史」之句,高疏寮有《史》之作,但铸才疏识浅,所愧不足联芳于前贤,乃者叨府察卢舜举讳选录示《黄华传》,近又蒙同志陆景昭假及《鞠先生传》,今故并行校正,列于补遗卷端,戏表此编滥有称史之名耳。
时淳祐庚戌岁季春吉旦愚斋史铸颜甫识。
霜天晓角 丙寅十一月七日夜江行,纪今春风雪中送云西先生陆景西处,伤感不已 南宋 · 陈著
 押词韵第十八部
江寒雁咽。
短棹还催发。
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篷雪。

此别。
那堪说。
溯风空泪血。
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